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修改单的内容,重点关注了消费者关心的“零添加”、食物过敏、盐油糖标示等问题,并列举了五个亮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避免“零添加”等消费误导
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同时,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含量。
关键观点2: 致敏物质需强制标示
新标准要求强制标示食品中的致敏物质信息,包括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等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需要在配料表中以特定方式强调致敏物质。
关键观点3: 婴幼儿需求得到特别关注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修订,新增了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等6个产品类别,以满足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需求。同时,针对婴幼儿群体的特殊要求,在扩大产品品类、营养成分指标等方面做了补充和修订。
关键观点4: 减少盐油糖可看营养标签
新版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强制标示内容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增加“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的提示。这有助于消费者根据需要控制能量、脂肪、糖等的摄入。
关键观点5: 食品标签将“可听”“可播”
数字标签将陆续应用到各类食品包装上,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这解决了部分消费者因字体小而看不清食品标签的问题,也使得食品的配料表、贮存条件、营养成分等信息更加便捷易获取。
文章预览
“零添加”真的不含添加物吗?盐油糖该如何避免过量摄入?日前 , 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 消费者特别关心的“零添加”、食物过敏、盐油糖标示等内容,均有明确规定! 亮点一:避免“零添加”等消费误导 “不添加”“零添加”真的更健康优质吗?此前,一些食品标签上的信息给消费者带来误导。 以某款果汁饮料为例:食品标签上写着“不添加蔗糖”,但其实蔗糖只是“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种,配料表中可能还含有果糖、果葡糖浆等。“这类产品所声称的‘不添加蔗糖’绝不等于产品中不含有糖,但很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说。 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