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探讨了为什么一些机构的预测会错得如此离谱,指出除了经济之外的因素,还与学术资源的背景、分析模型的误用有关。适用于分析常规性发展的周期或波浪理论,如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等,但在分析一些后发展国家非常规性发展时并不适用。此外,文章还探讨了中等收入陷阱、后发优势与劣势、经济周期等问题,引入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经济周期理论,对深入理解这些问题有启示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机构预测错误的原因
除了经济之外的因素,还与学术资源的背景、分析模型的误用有关。
关键观点2: 适用于分析常规性发展的周期或波浪理论
如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等,但这些理论在分析一些国家非常规性发展时并不适用。
关键观点3: 后发展国家的非常规性发展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如从落后的状态开始经济起飞,经历快速的发展过程,但随后可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或陷入困境。其发展的前景出现明显的分异。
关键观点4: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与原因
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解释一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后陷入困境的现象。其原因包括无法与低收入国家在人力成本方面竞争,也无法与富裕国家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竞争。
关键观点5: 米塞斯经济周期理论的重要性
米塞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经济扩张与收缩的框架,对理解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有启示作用。该理论认为在经济扩张期,信用的扩张是核心问题,而在扩张期结束后可能出现的一地鸡毛,是由于过剩产能与消费饱和导致的。
文章预览
在《 为什么一些机构的预测错得如此离谱 》中,我写道: 为什么一些权威机构对经济的预测错得如此离谱? 很多人认为是因为经济之外的因素。 这一点我不否认,但 除此之外, 与其学术资源的背景其实也不无关系。换言之,是分析模型的误用。 误用在什么地方?就是以周期或波浪模型为依据,努力寻找和确定探底的底部,然后基于反弹或反转的预期做出预测。其实,不仅仅在专家或机构的预测里是这样,在企业家或普通人的脑子里也往往有这样一个模模糊糊的图景。然而,这个模型在眼前并不适用。这就是 《 为什么一些机构的预测错得如此离谱 》一文想要告诉大家的。 在本文中,我们再来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背后的理论背景。 适用于分析常规性发展的周期或波浪理论 我们 知道,起伏波动,是现代经济的常见现象。 对此,马克思和大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