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学网

他30年发300余篇文章,却被一位外行揭露造假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24-09-18 19:58

主要观点总结

华人学术打假人杨沐发现国际权威期刊《分子液体杂志》上存在大量手绘的实验数据图,涉嫌造假。杨沐揪出两名主要嫌疑人印度人S. Muthu和埃及人Ayman M. Atta,他们的论文大量涌入权威期刊,通过快速同行评审,论文内容粗糙,存在明显的手绘痕迹和数字问题。Atta和Muthu则辩解设备问题和技术原因等解释,对论文的真实性和研究方法进行辩护。同时涉及到学术打假的速度和学术界的审稿机制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杨沐发现《分子液体杂志》等权威期刊存在手绘实验数据图的问题。

杨沐揭示了某些国际权威期刊上存在的数据图问题,这些图有明显的手绘痕迹,质量低下。

关键观点2: 两名主要嫌疑人S. Muthu和Ayman M. Atta的论文涉嫌造假。

S. Muthu和Ayman M. Atta的论文中存在手绘的光谱图和电子显微镜图像,这些图像的质量很差,引起了杨沐的怀疑。

关键观点3: 涉事论文通过快速同行评审,引发对审稿机制的质疑。

杨沐指出,涉事论文通常仅在三周内通过同行评审,这表明论文可能没有经过认真的审查。这也引发了关于学术界审稿机制和审稿人无偿性的质疑。

关键观点4: 学术打假任重道远,利益驱使下的造假现象普遍。

杨沐强调学术打假的重要性,指出尽管有努力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但造假的速度仍然远远超过打假的速度。一些国家为了提升高校排名,鼓励教职工多发文章,但不核实其真假和质量,变相鼓励研究人员造假。


文章预览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兆昱 孙滔 在21世纪的今天,你见过手绘的实验数据图吗?在一本“值得尊敬的”国际权威期刊上,竟充斥着大量“幼儿园水平”的手绘实验数据图:这些数据图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异常交叉、断裂和扭曲。 这些奇葩论文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小鼠神经行为中心主任、华人学术打假人杨沐发现的。该期刊是爱思唯尔旗下的《分子液体杂志》(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影响因子为5.3,排在JCR分区一区。 杨沐顺藤摸瓜,揪出了两名涉嫌造假者,他们分别是印度人S. Muthu和埃及人Ayman M. Atta。 来看看他们干了些什么。两人使用极其拙劣的手法手绘光谱图,线条歪歪扭扭,“一眼假”;他们复制粘贴出许多纳米粒子,从而伪造电子显微镜图像。他们的论文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向《分子液体杂志》等权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