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当前博士生求职的困境,分析了博士生求职难点背后的原因,包括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高校提高进人门槛、学科结构调整与劳动力市场变化不匹配等。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博士生就业路径的多元化,包括转向企业等非学术领域就业的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博士生求职难点
文章详细描述了博士生求职的难点,包括高校招聘门槛不断提高,大多数高校对博士生的要求更为严格,以及论文成为求职时的“硬通货”等。
关键观点2: 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
文章分析了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是博士就业难的主要根源,并指出高校招聘需求增长慢于博士毕业生人数的增速。
关键观点3: 高校进人策略的结构性调整
文章提到高校在招聘时的结构性调整,即依据未来学科发展方向进行调整,部分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方向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形势尚可,而一些退居边缘的学科的博士毕业生则感受到较大的就业压力。
关键观点4: 博士生就业路径的多元化
面对高校求职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博士生开始考虑其他的就业路径,如转向企业等非学术领域就业。文章指出,企业提供的岗位和待遇也在逐渐吸引博士生的关注。
文章预览
▲ 2024年5月30日,“2024年青年博士太原行”双选会在太原古县城举行,吸引两千余名青年博士前来求职。现场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共有174家,提供优质岗位3000多个。(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 4771 字,阅读大约需要 10 分钟 半年间,林佳向国内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投递了三十多份简历,截至今年7月,她只参加了两场高校的面试,没有收到来自任何一所高校的offer。 大部分高校都对应聘博士提高进入门槛,如果第一学历不是“985”与“211”高校,几乎难逃在第一轮就被刷的命运。 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魏翠翠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列绮童 责任编辑|钱炜 去民办院校当讲师,是北大哲学系博士彭辉之前从未想过的事。2024年7月16日,他入职浙江省一所民办二本院校,长达一年的求职之路终于告一段落。 在此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