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能源产业家
中国新能源产业智库,聚焦赛道上的关键产品,关键人物。集深度报道、展览会议、产业研究为一体的综合产业服务平台。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能源产业家

储能迎来“集装箱时刻”:海辰储能首发储能“标准化”新解法,用Pack撬动未来

新能源产业家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1-10 10:0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海辰储能推出的∞Pack+全场景大容量储能平台,该平台将电池Pack打造为储能行业的“集装箱”,通过解耦储能系统、回归产品本质锻造产品能力、打通链条生态等步骤,实现储能的综合性需求,同时保证产品的可持续性。文章还提到了历史上的集装箱革命和海辰储能的思路之间的相似之处,强调了建立标准化生态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海辰储能推出∞Pack+全场景大容量储能平台,借鉴集装箱思路解决储能难题。

海辰储能通过解耦储能系统,找到标准化产品,实现模块化、平台化的设计,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以Pack为纽带解锁储能电站新形态。

关键观点2: 海辰储能围绕新的标准化产品优化解决方案,提升储能系统的产品竞争力。

海辰储能回归储能本质,通过分解储能极限指标,以Pack为纽带将每一项指标的相关解决方案都做到综合最优,提升储能系统的能量效率、辅助功耗、在线率、电池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

关键观点3: 海辰储能打通链条生态,推动行业共创新生态。

海辰储能通过灵活的产线配置打通全场景一体化定制方案的落地,定义Pack这样一个不变的“核心”,在产业链协同上迈出关键一步。同时开放储能系统产品全生态链的合作,推动标准化生态的建立。

关键观点4: 能源自由新世界的展望。

海辰储能的突破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全新范本,通过创新解决能源领域的痛点,建立标准化的能源生态,未来建储能真的像搭乐高一般简单便捷。


文章预览

新能源产业家|产业洞察 用Pack撬动未来 1954年,美国一艘名为勇士号的货船搭载了5000吨的货物从布鲁克林驶向德国的不来梅港。这批货物多达194582种,形状、规格都不一样,有盒子、纸箱、袋子、圆桶、罐子,甚至是机动车。 这次航程花了差不多11天时间,单单把这些货物装船就用了6天时间,而卸货又用了4天时间。在好几个世纪里,装卸货物都要依靠大量的搬运工人,费时费力。 这就是集装箱被发明之前的货物运输:成本高昂、缓慢又低效。 改变这个困境的,不是更快的发动机、更大的货船,而是美国一位卡车司机麦克莱恩发明的一种看起来平平无奇,在当时却是全新的打包方式: 把这些货物塞进一个制定好标准尺寸的方方正正铁皮箱子里。 1956年4月26日,世界第一批58个集装箱乘着“理想X号”从新泽西州启航,前往得克萨斯州。起重机每隔7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