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当下互联网语境下的“下海”现象,特别是高学历年轻人主动“下海”从事被社会普遍认为不合公序良俗或者边缘化的职业,比如成人娱乐业。以小红书博主李大志为例,探讨为何他会选择这条路以及背后的情感生意经。文章还分析了擦边男的兴起、他们对情感经济的运用以及大众对此现象的态度变化。同时,也讨论了平台、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伦理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高学历年轻人主动“下海”现象引发关注。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人选择从事被社会普遍认为不合公序良俗或者边缘化的职业,如成人娱乐业。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情感需求与舆论环境的变化。
关键观点2: 擦边男的兴起及情感经济运用。
社交平台上,男性擦边现象逐渐兴起,成为灰色地带的娱乐叙事。这些男性博主通过各种方式突破禁忌欲望,运用情感经济获取关注和收益。
关键观点3: 大众对擦边现象的态度变化。
大众对擦边现象的容忍度逐渐提高,对男性擦边的态度也发生微妙变化。但仍然存在争议和质疑,需要平衡情感表达与社会伦理规范。
关键观点4: 平台监管的重要性。
平台和监管机构需要对内容进行审核和监管,避免出现过分色情暴露的内容,保护用户权益和平台气质。
关键观点5: 品牌合作需谨慎。
品牌在选择与擦边类博主合作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不当营销引发争议和负面影响。
文章预览
⭐️ 欢迎关注预约“新榜和ta的朋友”系列直播 编者按:下海一直是一个贬义词,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主动下海,将在灰色地带蹦迪,当作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密码。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没奇怪,编辑杨睿琦。文章所述观点不代表新榜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谁能想到有一天,孔乙己脱下长衫,流行的不再是走向旷野,而是下海。 此下海,非彼下海。传统的“下海”有经商之意,在互联网语境下,“下海”反而延伸出一种“堕落感”,隐喻某人开始从事被社会普遍认为不合公序良俗或者边缘化的职业,比如成人娱乐业。 “24届土木男研,已离职,7天后开始擦边”,小红书博主@李大志失了志的一篇擦边预告贴一周涨粉1w,点赞2.2w,暴力起号的方式令网友直呼“太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