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关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厌15薪”的现象,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以及人们对offer选择的不同考虑因素。包括从薪资、公司文化和技术成长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解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15薪”背后的逻辑和人们的态度转变
文章提到小米等公司的“15薪”制度背后的逻辑是薪资诱饵,附带条件如考核、绩效达标和自愿加班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并接受明明白白的12薪,更看重实际到手的薪资。
关键观点2: offer选择的关键因素
在选择offer时,应考虑薪资、公司文化和技术成长等因素。金山WPS和理想汽车的两个offer比较,需要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同时要注意不同部门、leader和业务之间的差异。
关键观点3: 编程学习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
文章提到了二哥编程星球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包括编程学习指南、Java项目实战、简历精修等,可以帮助求职者更好地学习和准备面试。
文章预览
大家好,我是二哥呀。 在宫水三叶妹妹那里看到这个主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厌15薪 ”,背后的逻辑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 从《Java 面试指南》收录的 24、25 届秋招薪资来看,小米是标准的 15 薪,多出来的 3 个月工资其实就算是一个薪资诱饵。 刚刚上岸的互联网新人一看到“15薪”,脑中立刻就冒出“多发三个月的薪水哇!”然后心里一阵窃喜,开始预定度假计划和网购清单。 但讲真,“15 薪”的发放往往附带一大堆条件,比如考核、绩效达标,甚至“自愿”加班。 说白了就是,15 薪就是“公司的一个承诺,但你未必拿得到”的巧妙安排。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与其追求虚幻的15薪,不如坦然接受一个明明白白的12薪。甚至有小伙伴在和 HR 谈薪资的时候,希望把多出来的 3 个月薪资均摊到月 base 中。 比如说原定的是 22k*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