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温州准备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新能源产业成为其转型发展的关键。温州面临来自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新能源产业是温州实现新一轮赶超发展的战略选择。温州已经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并连续几年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但是,与其他城市相比,温州在新能源产业上的优势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聚集和提升竞争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长三角城市群的竞争态势
长三角城市群中,包括温州在内的多座城市都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竞争激烈。
关键观点2: 温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温州已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链,并连续几年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但是与其他先发城市相比,差距仍然不小。
关键观点3: 温州面临的挑战
温州在新能源产业上面临来自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同时自身也存在优质企业集聚度不高、头部企业和核心技术不强等问题。
关键观点4: 温州的发展策略
温州试图通过制定清晰的产业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储能产业、风电产业等,同时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与交流,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文章预览
放眼强手角逐的长三角,截至去年已有9座城市跻身“万亿GDP俱乐部”。 长三角第10座万亿之城?温州跃跃欲试。 在不少人看来,受困于转型升级步伐滞后,这座昔日明星城市正面临省内兄弟城市的追赶,被推到了“二次创业”的十字路口—— 近日,《温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温州将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到2027年,新能源领域产业产值达到3500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60亿元。 不难看出,力求找到产业新风口转型突围的温州,正瞄准新能源赛道发力布局。这难免让人想到上一个借新能源产业“破题”的万亿之城——常州。曾经一度随着“苏锡无常”梗归于沉寂的常州,凭借动力电池产业迎来“翻盘”的机会,成为全国第25个GDP破万亿的城市。 常州与温州有着许多相似的标签:过去同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