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城市打工人的通勤问题展开,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报告数据,指出长时间的通勤已成为常态,但并不意味着合理。文章还引用了西英格兰大学的调查,指出长时间通勤对员工的感受和工作满意度有负面影响。此外,极端通勤还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最后,文章提到年轻人为了工作付出时间、牺牲休闲、消耗健康的现象,引发对理想工作的思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中,超过1000万打工人单程通勤超过1小时。
文章提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报告数据,展示了城市打工人的通勤压力。
关键观点2: 通勤时间长对员工的工作感受有负面影响。
文章引用西英格兰大学的调查,指出通勤时间每增加20分钟,员工对工作的感受相当于被降薪19%,表明长时间通勤对员工的满意度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观点3: 极端通勤会导致健康问题。
长时间极端通勤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如睡眠不足、抑郁、高血压、肥胖和背部肩颈疼痛等。
关键观点4: 年轻人面临工作与休闲、健康的权衡问题。
文章描述了年轻人为了工作付出时间、牺牲休闲和健康的现实,同时提到了健康专家对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不同看法,引发了人们对理想工作的思考。
文章预览
今天,鸭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留言。 其实,这应该是很多城市打工人的真实写照,鸭哥也经历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单程通勤。 有人说,距离是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 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中指出: 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中,有超过1000万打工人,单程通勤超过1小时。 假设你一天工作八小时,路上来回俩小时起步,地铁一上、一下,再回家点个外卖吃个饭,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而大家又心知肚明,实际的工作时间,几乎不可能严格执行八小时。 通勤时间久虽然已成常态化,但并不意味着合理。可是,通勤费和咖啡钱再贵,也贵不过市中心的房租和房价。 住得远,通勤时间扼杀了年轻人“生活”的可能,把人生变成“上班”和“去上班”;住得近,也给年轻人的生活画下了两点一线的圈。 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