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质量思维在生产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包括零和一的博弈、系统思维、追溯根源、逻辑思维和以事实为依据等五个关键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零和一的博弈
质量思维强调在面对产品缺陷或不良数量时,只有合格与不合格,只有可以与不可以,要么是0要么是1,而不是在数量大小的变化上寻找过关的突破口。
关键观点2: 系统思维
在处理问题时,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反面角度或全流程去分析和判断问题,不留死角全方位地分析问题,才能将原因与对策考虑周全。
关键观点3: 追溯根源
在分析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采用5Why分析法等质量工具来引导,层层深入接近原因真相。
关键观点4: 逻辑思维
在质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强调原因与对策的逻辑关系,这是质量思维的重要体现。不轻易下结论,要追根究底翻个底朝天。
关键观点5: 以事实为依据
在处理质量问题时,需要尊重事物或工作的客观因素,基于事实的描述,用数据、图片或现场调查论证事件性质,这也是质量思维的一种表现。
文章预览
精益生产 | 智能制造 |管理前沿 我们来自丰田,分享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 立即加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 质量思维是指我们平常在工作中,面对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难。而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面对,去解决,取决于我们平常养成的工作行为与习惯。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和处理问题的风格。所以,同样一个问题,有的人处理的干净利落,有的人拖泥带水,而且效果不佳。如果撇开技术性因素,差别就在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到底什么是质量思维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作阐述: 1.零和一的博弈 当我们遇到产品缺陷或不良数量时,常有人问不良数量有多少?超出AQL有多少?能否再抽检一次看看不良数量到底有多少? 提问人的背后意图,就是希望从这些数量大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