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聚合物与金属或者无机非金属材料粘合时,通常采用硅烷或钛酸盐等小分子偶联剂以增加界面粘接性。这些偶联剂常含有多个官能团,可分别与聚合物和非聚合物表面反应,从而形成粘接(图1a)。在断裂过程中,其能量耗散主要通过界面处的化学键断裂发生,限制了断裂韧性。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将能量耗散结构,如双网络(DNs)和牺牲键等引入到聚合物网络,将能量耗散范围从界面引入到聚合物体相,显著提高了粘接性(图1b)。 尽管这些方法在许多系统中表现优异,但在应用于某些材料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硅胶与金属的粘合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与大多数其他树脂相比,硅胶的表面能要低得多,其与金属表面能的较大差异使得偶联剂很难同时充分润湿两个表面。其次,用于硅胶固化的铂催化剂在氮、磷、硫或不饱和键存在的情况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