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探讨了商代铜鼓和密须国的关系,包括密须国的历史背景、鼓的来历、密须之鼓的重要性以及其与黄帝、大禹的关联。文章还提及了《山海经》中关于帝之密都的描述,以及甘肃灵台县作为密须国故址的考古发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密须国的历史背景和地位
密须国是黄帝直系后裔所建,商代西部诸侯国的霸主,拥有王朝赐予的商式战车和象征征伐权力的密鼓,地位尊崇。
关键观点2: 鼓的来历和种类
鼓的发明者传说是黄帝,密须之鼓是商王亲赐密须国的权柄信物,拥有密鼓就拥有了商王朝号令西北部诸侯国的权力。
关键观点3: 密须之鼓与黄帝、大禹的关联
有学者认为密须氏可能跟大禹有关,密须国可能是大禹高密国之密都。大禹在此地取得了先进的青铜冶炼和青铜器铸造技术,依靠这些技术东征南讨,征服了许多古国。
关键观点4: 《山海经》中帝之密都的解读
《山海经》中的帝之密都可能指帝禹之高密国国都。商代的密须国位于今甘肃省灵台县一带,这里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器起源地之一。
关键观点5: 考古发现与历史推理
通过考古发现和历史推理,文章推测密须国可能在大禹时代就存在,并且在这里取得了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为后来的夏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文章预览
商代铜鼓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北望河曲,是多驾鸟。 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 ——《山海经》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就是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一种符号。紧锣密鼓这个成语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是说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 紧锣密鼓有个近义词如火如荼,出自史书《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望之如火。” 但紧锣密鼓出自何处,网上却找不到答案。 只有个被人们遗忘的成语叫做“筛锣擂鼓”,出自明·吴承恩的《西游记》:“当街上筛锣擂鼓。” 真知堂经过多年考证,紧锣密鼓这个成语应该出自“密须之鼓”。这个密须之鼓,就是打开文首山海经帝之密都之谜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