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是”的意义及其与“存在”的区别。首先指出“是”和“存在”在哲学上的不同,强调“是”与“真”的紧密联系,是逻辑和科学的基石。文章还分析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出的“作为是的是”的学问,及其与其他特殊学问的关系,并探讨了“本体”和“本质”的概念。作者认为将“是”翻译为“存在”或“有”可能不准确,因为“是”与“存在”虽然在某些场合有相似之处,但二者在哲学上有根本区别。文章最后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逻辑和分析思想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是”与“存在”的区别
文章讨论了西方哲学中“是”与“存在”在哲学上的不同,指出“是”与“真”的紧密联系,是逻辑和科学的基石。
关键观点2: 亚里士多德的“作为是的是”的学问
文章分析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出的“作为是的是”的学问,及其与其他特殊学问的关系,强调哲学研究最普遍的范畴和公理。
关键观点3: “本体”和“本质”的概念
文章探讨了“本体”和“本质”的概念,并指出“本体”原来来自动词“是”的分词形式,而“本质”是用“是”构成的一个词组,是“是”的一种形态。
关键观点4: 中文和西方文化的差异
文章最后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逻辑和分析思想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文章预览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作者汪子嵩、王太庆 原载《复旦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一个哲学体系总有它的核心思想,表现为一个范畴或一组命题。比如孔子哲学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主要讲人和人之间的伦常道德关系,“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理想的标准,因此伦理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即使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道既是万物的本原,又是事物变化的秩序和规律;道法自然,人道要依循天道,回到自然去,才能逍遥游。可见道家思想也还是注重伦理的。 西方哲学从古代希腊哲学开始,直到近现代哲学。如果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那便不得不承认,它的核心便是那个来腊文的。,拉丁文译为ens,英文译为being。哲学形而上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内容ontology,就是研究on的学问。这个词译为中文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