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有过白日梦,谁都渴望可以成为英雄,敢于冲上第一线去拯救别人,敢于反抗不公平成为斗士。但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
就像《白日梦想家》中的男主一样,过着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见到喜欢的人不敢打招呼,被欺负也只能忍着。他活在一个枯燥乏味的现实生活中,在面对婚介问询有没有做过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时,他居然想不出来。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城市,去那里上大学。在特殊经历一栏中,他没有任何可以填写的东西。
但男主有一颗善于幻想的心,他拥有能够将生活中所有事物都变成大片的能力。在不断地幻想中,他可以成为一切想要成为的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他被称为发呆,灯塔,木头人。
他用幻想逃避现实,也因逃避现实而失去了很多。
男主就好像每个渐渐步入中年的人,曾经的理想早以破灭,浑浑噩噩的过着并不如意的生活。不敢去追求自己所爱,不敢去反抗自己所恨,毫无目的的失败着。
和所有同类影片一样,总要有一个理由去改变。在这部电影里,改变的契机来自于一张失踪的底片。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底片,它来自于知名的冒险家,也是男主唯一的知己。而在男主的公司,《LIFE》杂志社即将倒闭的时候,这张照片将作为最后一期的封面。
为了保住工作,也为了做些值得一提的事情,更为了引起女主的关注,男主开始了他从未想过的冒险。
这是他第一次不顾一切。
在电影中,男主奔跑在大楼里,墙上贴着的是《LIFE》每期的封面。每一张封面都是一个冒险,每一句LIFE都是对他的激励,象征着他终于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
整部电影的主题,其实就是《LIFE》杂志的铭言:“认识世界,克服困难。洞悉所有,贴近生活。寻找真爱,感受彼此。这就是生活的意义。”电影的结构也是根据这三段话来进行。
男主虽然在这里工作,虽然认同这句铭言,但从未实践过。
但这一次,他开始去追寻生活。
第一部分是认识世界,克服困难。
他在酒吧和人打架,坐上醉醺醺驾驶员开的飞机,跳到海中和鲨鱼搏斗,骑车前往火山口,用幼时的玩具交换到滑板,又用滑板沿着高速一路滑向远方。
他从喷发的火山中死里逃生,又穿越喜马拉雅去了阿富汗,他见到了真正的雪豹,在夕阳下和当地人一起踢球,为了保住自己的笛子而反抗。
这些曾经只出现在白日梦中的场景,他将它们一一实现。
如果说幼时的玩具象征着他白日梦的天真,那么滑板就是他曾放弃的真实。当他换掉玩具后,那些白日梦的想象再也没有出现过。
当他踩着滑板迎着阳光,自由的滑翔在盘山的高速公路时,他张开了手臂,第一次拥抱了生活。
第二部分是洞悉所有,贴近生活
但如果剧情这么简单的话,这部影片也不会那么吸引人。它最吸引人之处在于,生活不止只有美好,还有残酷的一面。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后来,男主才发现曾经的自己因为白日梦发呆,因为总是陷入自己的世界逃避现实,才将本来应该稳妥的一切搞砸。
通过惨重的教训,他第一次明白这八个字的含义。
第三部分是寻找真爱,感受彼此。
这段话非常简单,大多数的美式喜剧都有爱情线,《白日梦想家》也是如此。
这部电影看似很浅,但却隐含着有关生活的真谛。这也是经常被人们所忽略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如曾经的男主,拒绝自己的内心,逃避问题,用幻想来安慰自己。没有什么很值得一提的经历,也没有能够拿的出手的东西。
甚至于大多数人都不像男主那样拥有滑板这类的技能。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是其他人的陪衬,观众。没人在乎他们的想法,甚至于他们也不在乎自己的想法。
他们活着,也仅仅是活着。
但大多数人心中也曾有个梦,也曾有幻想过的生活,想要成为的自己。只是因为各种情况而无法实现,渐渐的,成为了永远也无法实现。
曾经有句话很流行,那就是人长大后总会成为讨厌的自己。
但一切都永远都不会太晚。
就像电影中《LIFE》杂志社的铭言:“认识世界,克服困难。洞悉所有,贴近生活。寻找真爱,感受彼此。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停止做梦,拥抱生活。
活着,但不能只是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