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银行业积极响应政策推动,发力消费贷市场以提振消费。多家银行对消费贷产品进行“提额延时”,并下调利率。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根据个人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银行积极行动,推出更高额度、更长期限的产品,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并降低消费成本。专家建议进一步优化消费贷款管理要求,丰富消费信贷使用场景,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措施与消费信贷产品融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政策推动银行业发力消费贷市场
今年以来,政策推动下银行业积极发力消费贷市场,助力提振消费。多家银行对消费贷产品进行“提额延时”,并下调利率。
关键观点2: 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
《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情况实施差异化授信。个人消费贷款和大额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阶段性提升,贷款期限也有所延长。
关键观点3: 银行积极行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多家银行已积极行动,推出更高额度、更长期限的消费贷产品,并下调利率以降低居民消费成本。例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都推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观点4: 专家建议优化消费贷款管理要求和场景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进一步优化消费贷款的管理要求,丰富消费信贷使用场景。他提出,银行应与客户协商自主确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措施与消费信贷产品有机融合。
文章预览
今年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银行业持续发力消费贷市场,助力提振消费。除了持续下调利率外,日前,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对消费贷产品进行“提额延时”。 多家银行消费贷产品“提额延时” 3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基金君从业内获悉,日前,《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正式下发。 在消费金融供给方面,《通知》提出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对消费贷款实施差异化授信。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同时,《通知》提出优化个人贷款期限政策,针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