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内蒙古自治区加大肉牛奶牛纾困工作力度,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具体举措包括落实纾困政策、推进生产基地建设、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强化信贷保险、构建饲草产业体系、提升良种水平、推动智慧牧场建设等。目标是提高肉奶牛存栏量和畜产品产量,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加大肉牛奶牛纾困工作力度
内蒙古自治区为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落实纾困政策、推进生产基地建设等。
关键观点2: 降低饲养成本
通过统筹资金补贴、支持优质饲草料收储等措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观点3: 强化信贷保险
出台奶业纾困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支持肉牛养殖贷款,开展生鲜乳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和肉牛特色保险。
关键观点4: 构建饲草产业体系
通过开辟饲草料来源、推动饲草储备调运、推广“长草短喂”等方式,构建饲草产业体系,保障饲草供给。
关键观点5: 构建现代养殖体系
加强设施棚圈建设,推动集约化养殖、智慧牧场试点建设,提高畜禽规模化率,构建现代养殖体系。
文章预览
作为畜牧业大省,内蒙古自治区加大肉牛奶牛纾困工作力度,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动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 落实肉牛奶牛纾困政策 稳定基础产能。 印发“设施畜牧业6条”,投入1020万元,对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主体进行补贴,补贴3.4万头。在11个肉牛养殖大县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对50万头基础母牛每头平均补贴500元,稳住基础母牛数量。出台“奶33条”,投入近15亿元,“一企一策”帮助解决困难。安排1.2亿元,对乳企予以喷粉补贴。2024年,全区肉奶牛存栏和牛肉、牛奶产量保持稳定,存栏分别为775.2万头、163.1万头,牛肉产量89.1万吨、牛奶产量776.7万吨。 降低饲养成本。 统筹3.4亿元中央财政“粮改饲”补贴资金,230万头肉牛每头平均降低饲喂成本150元。安排1.6亿元,支持奶畜养殖场收储优质饲草料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