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心内常用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异山梨酯的区别,包括化学结构、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特点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也介绍了避免硝酸酯类药物耐药的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单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异山梨酯的区别
两者虽然名字相似,但化学结构不同,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也有较大差异。单硝酸异山梨酯不需要经过肝脏激活即可发挥药效,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
关键观点2: 硝酸异山梨酯的用法用量
硝酸异山梨酯的口服、舌下给药、静脉初始剂量和经导管冠脉内注射的剂量不同,需要根据个体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剂量。
关键观点3: 避免硝酸酯类药物耐药的方法
包括偏心给药法、间歇给药法、逐渐增量法和预防性给药等。这些方法旨在避免耐药和零点现象,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章预览
心内常用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 VS 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这类药物均含有硝酸多元酯结构,它们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但在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方面有较大差异。 单硝酸异山梨酯 和 硝酸异山梨酯 都是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两者名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疗效却千差万别。 化学结构不同 从化学结构上看,硝酸异山梨酯和单硝酸异山梨酯5位碳原子上连接的基团不同,前者为硝基,后者为羟基。随着硝基数量减少,其起效时间减慢,药效维持时间延长。 用法用量不同 硝酸异山梨酯: 口服预防心绞痛,一次5~10mg,每日2~3次,每日总量10~30mg,因为个体反应不同,需要个体化调整剂量。舌下给药缓解症状,每次5mg。静脉初始剂量1~2mg/h,根据个体需要每5~15分钟以1mg/h的步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