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内向性格孩子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对内向性格的误解。家长不应认为内向是缺点而强迫孩子变得外向,应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文章强调内向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家长应引导孩子发挥性格优势,而非改变其性格。文章还提到社交的重要性,但应尊重孩子的社交节奏和选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内向和外向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指出,内向和外向只是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没有好坏之分。家长不必强迫孩子变得外向。
关键观点2: 内向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
内向孩子在专注力、记忆力、思考等方面有优势。例如,神童孙弈东在记忆力和专注力方面就优于其他孩子。
关键观点3: 尊重孩子的社交节奏和选择。
家长应接受孩子在社交上的喜好,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建立舒适的社交关系。不要强迫孩子去社交。
关键观点4: 家长应理解和支持内向的孩子。
家长应该给孩子建立自信,避免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在形容孩子性格时,可以用更积极的词汇来代替。例如,用“慢热”代替“不会说话”,用“喜欢独处”代替“孤僻自闭”。
关键观点5: 鼓励孩子在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
家长应鼓励孩子在内向的力量下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性格的优势。例如,阅读、绘画、运动、写作等活动可以帮助内向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文章预览
“你这么内向,以后怎么出息?” “你这么不会儿来事儿,长大是会被别人欺负的!” “多和同学朋友出去玩,开心点儿,总闷在家里干什么?” “别总是像个闷葫芦一样……” 在很多家长的眼里,内向,似乎是个贬义词。 甚至,很多时候,会和不善言辞、孤僻懦弱、不易成功划上等号。 于是,家长朋友们就想尽各种办法,带着孩子出去社交,创造机会让孩子表现自己。 但事实上,强逼着一个孩子外向,是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 前一阵子,一则爸爸“教育”儿子的新闻,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临近傍晚,一个名叫小旭的男孩在火车站独自哭泣。 在巡视民警的追问下,才知道旭爸将他带来后,转身就走了。 任凭小旭怎样哭喊,旭爸也没回头。 从未自己出过门的小旭,只能呆呆地等在原地,瑟瑟发抖。 好不容易联系上了旭爸,才得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