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成都通过优化产业园区发展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策略和行动。成都通过立园满园行动、优化整合构建园区发展体系、扩权赋能激发活力等措施,努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工业作为经济发展顶梁柱的作用。同时,文章也指出了成都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工业发展不够充分、工业化率下降过早过快等,并强调了园区作为科技转化重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需要兼顾生产和生活的配套建设和要素保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成都提出立园满园行动,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
成都将开展特色立园行动,通过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推动实现特色立园;同时开展企业满园行动,赋政策之能、科技之能、管理之能,推动实现园区企业满园。
关键观点2: 成都面临工业增长乏力的问题,需要最大程度发挥工业作为经济发展顶梁柱的作用。
成都正通过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一批定位精准、运营高效、功能复合、支撑有力的产业园区,以缓解工业增长乏力的问题。
关键观点3: 成都优化整合构建园区发展体系,划定主导产业,打造镇园之宝。
成都提出优化整合构建“3+22+N”园区发展体系,划定主导产业,打造与之相关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向园区集聚的局面。
关键观点4: 成都扩权赋能激发园区活力。
成都正在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盘活产业空间,扩权赋能园区,让园区更加市场化。同时,兼顾生产和生活的配套建设以及当下和长远的要素保障也是园区发展的新方向。
文章预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 ,作者:吴林静、杨弃非、淡忠奎、余蕊均,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3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高出全国平均线0.4个百分点。 就在三季度数据出炉后的第二天,10月24日,成都举行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跑”到了前列,但若进一步探究“成都速度”的动力,工业增长乏力的问题凸显。过去十年间,成都工业占GDP比重与深圳、苏州等发达城市存在差距。 按照国务院最新批复,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想办法最大程度发挥工业作为经济发展“顶梁柱”的作用,构建以工业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