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野生动物盗猎、商业化和保护的问题。包括一起特大盗猎野生小熊猫的案件,以及关于洞穴生物保护、商业活动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特大盗猎野生小熊猫案件
四川乐山警方破获一起盗猎野生小熊猫的案件,涉及67只被捕的小熊猫。
关键观点2: 洞穴生物保护的困难性
文章讨论了洞穴生态保护的困难性,包括环境脆弱、物种独特以及人类活动对洞穴生物的影响。
关键观点3: 商业活动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文章指出商业活动可能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环境破坏,通过野生动物获利的商业活动可能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关键观点4: 商品化与野生动物保护
文章讨论了野生动物商品化的利弊,以及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关系。
关键观点5: 野生动物商品化的双刃剑效应
文章指出野生动物商品化既有积极的一面,如生态旅游业的收益,也有消极的一面,如盗猎和非法贸易的问题。
文章预览
感谢林业杰(一只特立独行的蛛)先生为本文写作提供的帮助。 9月的第三个周六是国际小熊猫日,不过猫盟并不打算分享萌图,而是决定分享一则沉重的旧闻:2022年11月四川乐山警方通报了一起特大盗猎案,警方查获了 67只被盗猎的野生小熊猫 。这些小熊猫将被送到养殖场“洗白”,然后以“合法繁育”的名义卖给动物园。 真可谓怀璧其罪,不仅“可爱”会为野生动物招致杀身之祸,“稀有”也可能酿成灾难。今年8月8日,一位昆虫爱好者和一位出售野采昆虫的聂姓商人在网上聊天,却无意中牵出了一个荒诞又邪恶的事件。 聂姓商人(准确的称呼应该是虫农,在产地采集昆虫,售卖给昆虫爱好者的人)在四川达州神龙溶洞捕捉一种 穴胫步甲 ( Jujiroa iolandae ,1995年定名,是一个人类了解很少的物种),这种昆虫很稀有,能引起收藏者的兴趣。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