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今天看啥  ›  专栏  ›  半月谈

你的DNA,其实能当“硬盘”用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2-17 07: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DNA作为存储介质的可能性,探讨了DNA存储的优势、挑战及前景。文章指出,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寻找新的存储介质成为迫切需求,DNA因其高密度、长久保存、低碳环保等特点受到关注。但DNA存储仍存在成本高昂、读写速度慢、读取准确率不够高等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成为主流存储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DNA作为存储介质的背景

全球数据量不断增长,对存储介质的需求迫切,DNA因其高密度、长久保存、低碳环保等特点受到关注。

关键观点2: DNA存储的优势

DNA存储具有高密度、长久保存、低碳环保等优点,是数据存储的一种有前途的候选介质。

关键观点3: DNA存储的挑战

DNA存储面临成本高昂、读写速度慢、读取准确率不够高等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成为主流存储方式。

关键观点4: DNA存储的未来发展

虽然DNA存储还存在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有理由对DNA存储的未来发展抱有期待和耐心。


文章预览

*本文为《半月谈》2025年第3期内容 以信息时代的后见之明回望人类演化,我们的文明史,其实也是一部数据史。 在全球80亿人平均每人每天产生高达1.5GB数据的今天,“数据怎么存、存在哪里好”的问题,日益凸显。要一块多大的“硬盘”,才能装下我们不断延长的文明史?答案可能在生命最基础的单元之中。对,就是DNA。DNA做的“硬盘”,你想拥有吗? DNA ,能当“硬盘”用? DNA,携带生命核心“代码”的神秘大分子。它有着经典而美丽的双螺旋结构,犹如无限绵延的莫比乌斯带,编织出生命体演化的壮阔历史。生命体规模巨大的遗传信息就在此进程中代代传承,精准而安稳,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确实不可思议——单个人体细胞的平均直径仅有5到200微米,却轻松包罗一个人的全部遗传信息,30亿对碱基。 DNA可以保存多久?最新答案是200万年。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