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人民日报

打破长期垄断!我国首台,有望“飞天”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4-13 18:33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出基于冷阴极电子枪的太空级3D打印技术。团队攻克了电源负载阻抗匹配难等难题,并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实现了大功率电子束流的稳定输出。该研究有望为太空制造提供支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首次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实现太空级3D打印

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使用冷阴极电子枪进行太空级3D打印,成功制造出精密钛合金结构件。

关键观点2: 攻克多项技术难点

团队通过改装电源“心脏”,实现自适应匹配;调整电子枪内工作气体“配方”,破解大功率难题;突破丝束同轴设计等多项技术难点,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基于冷阴极电子枪的3D打印设备。

关键观点3: 面临微重力环境的挑战

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对材料流动和沉积行为影响很大,团队通过反复试验,突破瓶颈,在模拟的微重力环境下让熔滴从丝材端“流向”基板。

关键观点4: 未来的展望

该研究将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勇攀高能束激发与应用领域技术高峰,努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文章预览

电机轴高速旋转,送丝盘稳步传动,真空室内丝材快速熔化、沉积成形……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内,一台两米见方的3D打印机正在制造一件精密钛合金结构件。 “这是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实现‘太空级’3D打印。” 日前,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冷阴极电子枪研发团队负责人许海鹰告诉记者, “该设备有望成为我国‘太空制造’中的加工利器。” “太空级”3D打印原理样机内部结构。 此前,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 磨剑近十载,团队先后攻克电源负载阻抗匹配难、束流功率小等难题,研发出寿命长、功率大的冷阴极电子枪,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高端制造领域。 改装“心脏” 实现自适应匹配 “在太空中应用3D打印,可快速、低成本制造空间结构件、维修工具、探测器零部件等。我们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