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同心网

【记录】同心县非遗擀毡的“新生”

同心网  · 公众号  ·  · 2025-01-27 08:00
    

文章预览

广告投放,为您独创 覆盖同心37.7万人口,无人不知同心网 广告部电话 15309539243或 13895035227 【记录】同心县非遗擀毡的“新生” 擀毡,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技艺有上千年历史。曾经的擀毡,铺在寒冬的暖炕上,留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但随着时代发展,擀毡一度消失在主流消费的市场中。   如今,在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中,在现代工艺的“加持”下,擀毡经过技术升级、丰富产品形态,迎来“新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市场化道路的典型。 在车间,讨论产品生产。 13道工序擀成一条毡   根据史料记载,擀毡技艺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宋末及元朝时期,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堡,用毡作褥,其他一些民族群众就向蒙古族学习了擀毡技艺,“毡匠”也应运而生。   “把羊毛放在弹毛案上,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