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汪正年夫妇骑摩托车跨越1350公里回家过年的故事,因纪录片《1350KM》引发关注。14年后,他们依然在外打工,经历生活的艰辛和孩子的健康问题。文章关注他们的现状,包括生活、孩子教育、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他们参与腾讯新闻的回访和公益活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汪正年夫妇的回家之路
汪正年夫妇骑摩托车跨越1350公里回家过年,纪录片《1350KM》引发关注。14年后,他们的故事被腾讯新闻回访,并联合腾讯公益策划《昨天之后》春节特别版。
关键观点2: 汪正年夫妇的现状
汪正年夫妇依然在外打工,生活变化不大。他们面临孩子的健康问题和教育问题,以及自己的负债问题。他们的生活依然艰辛,但他们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关键观点3: 汪正年夫妇的期待
汪正年夫妇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未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要像他们那样辛苦。他们重视家庭和孩子,希望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参与公益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引起社会关注。
关键观点4: 腾讯新闻的回访和公益活动
腾讯新闻回访汪正年夫妇,并联合腾讯公益策划《昨天之后》春节特别版和《回家的路2025》全程慢直播,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邀请大家一起关注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文章预览
2011年,在广东肇庆打工的汪正年彭双芹夫妇,和堂哥堂嫂及姐夫一行五人,骑摩托车跨越1350公里,历经5天4夜,回到老家贵州石阡过年。这段经历被拍成了纪录片《1350KM》而传播开来,汪正年夫妇也以公益短片故事的原型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14年过去了,感动亿万中国人的汪正年夫妇如今怎么样了? 腾讯新闻联合腾讯公益策划《昨天之后》春节特别版,回访这对来自贵州的农民工夫妇,同时邀请大家一起关注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编辑:刘文昭 审核:李敏 14年前,一部关于十万摩托大军回乡的纪录片《1350KM》引发国人关注。彼时从广东肇庆出发的汪正年,只是10万人中普通的一员。 直到纪录片完成后,汪正年才告诉记者,他载回家的,并不只有妻子、一年多攒下的7000多元积蓄和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色旅行袋,同时还有妻子刚刚孕育了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