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旨在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修订内容包括强化风险揭示要求、明确非交易时段发布信息等,并强化对部分重点事项的监管,如禁止信披'外包'和优化重大事项披露时点等。该办法定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修订的《信披办法》旨在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通过吸收近年来信息披露监管的实践经验,强化风险揭示要求,并明确非交易时段发布信息等要求。
关键观点2: 强化风险揭示要求
上市公司需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
关键观点3: 明确非交易时段发布信息的要求
上市公司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可以在非交易时段对外发布重大信息,但需在下一交易时段开始前披露相关公告。
关键观点4: 禁止信披“外包”
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保密风险,《信披办法》明确上市公司不得委托其他公司或机构代为编制或审阅信息披露文件。
关键观点5: 优化重大事项披露时点和其他监管重点
包括完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强化公司治理情况披露、优化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等方面的修订,并确立暂缓、豁免披露制度。
文章预览
3月28日,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信披办法》),并对年报格式准则、半年报格式准则作出修订。 《信披办法》的修订内容,一方面,吸收近年来信息披露监管的实践经验,强化风险揭示要求,明确非交易时段发布信息等要求;另一方面,强化对部分重点事项的监管,包括增加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外包”行为的监管要求、优化重大事项披露时点等。 强化风险揭示要求 据悉,此次修订旨在贯彻落实新《公司法》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相关文件要求,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信披办法》吸收近年来信息披露监管的实践经验, 一是强化风险揭示要求。 上市公司应当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