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哥德尔晚年的一些经历和思想,包括其不完备性定理对于人类理性思维和数学逻辑体系的启示,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讨论。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科学家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之间的纠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哥德尔晚年患被害妄想症,最终饿死。
文章描述了哥德尔晚年的精神状态和最终饿死的悲剧。
关键观点2: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揭示了人类理性思维的局限。
该定理指出所有数学公理体系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无法完全解释所有内容,人的理性思维存在局限。
关键观点3: 哥德尔的思想引发了关于上帝存在的讨论。
根据哥德尔的逻辑,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与否,但神学家们认为这与上帝或神有关。
关键观点4: 科学家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之间的纠葛被提及。
文章提到了科学家永远无法完全解释一些事物,而人类的思维和意识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无法被研究。
文章预览
最近路上听了几期关于哥德尔的播客。 哥德尔晚年患被害妄想症,总觉得有人要下毒,只肯吃太太做的饭。1977年,老伴住了六个月的院,他竟生生饿死了。死时只剩50多斤,就是一副骨头架子。 饿死之前,着魔式思考如何用数学证明上帝是否存在。去世九年后,“上帝存在”的数学证明方法:哥德尔本体论证明才被出版。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说:人类所有数学公理体系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无论如何修补, 总会出现一个无法判断的结论(statement) 。换句话说, 人的理性思维有局限,且无法超越——此局限性在数学逻辑上暴露无遗。 如果用哥德尔的眼睛看世界:就像画了一个大圈儿,无论有多大,即使是整个宇宙,也无法把所有真理包进来,里面总有人类数理逻辑思维无法完全解释的内容。 那圈儿外的是什么呢?一定是人类理性局限之外的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