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芯片的成本,包括流片成本、晶圆成本、封测成本等,并对比了不同公司芯片的制造流程和成本。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自研芯片与购买现有芯片之间的成本与收益权衡,包括研发成本、IP购买成本、EDA成本等。此外,文章还探讨了不同架构的芯片性能差异以及车载领域存储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芯片成本分析
流片成本、晶圆成本、封测成本等是芯片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公司之间研发成本差异巨大,固定成本主要来自流片成本、晶圆成本和封测成本。
关键观点2: 光罩成本
光罩成本是流片成本的一部分,根据制程的不同,光罩数量也会有所不同。新制程中,光罩成本几何性增加,一套光罩的成本可能高达数亿人民币。
关键观点3: 芯片制造流程
芯片制造流程包括流片、晶圆制造、封装与测试等环节。不同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制造流程,例如Full Mask和MPW等。
关键观点4: 自研芯片与购买现有芯片的权衡
自研芯片可以提高品牌形象和科技感,但研发成本高昂。与购买现有芯片相比,自研芯片的成本和收益需要进行全面权衡。
关键观点5: 不同架构的芯片性能差异
DSA(领域专用架构)是芯片的一种架构,主要用于智驾领域。不同架构的芯片性能差异巨大,支持大模型的芯片需要更高的存储带宽和计算能力。
关键观点6: 车载领域存储的重要性
车载领域存储比算力重要得多,存储的带宽和容量是限制大模型应用的关键因素。不同存储技术如HBM、GDDR等性能差异巨大,但成本也有所不同。
文章预览
编者语: 后台回复“ 入群 ”,加入「智驾最前沿」微信交流群 来源:公开网络 首先来做一个芯片的成本分析,考虑到不同公司之间研发成本差异巨大,所以主要研究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主要来自流片成本和晶圆成本以及封测成本。 流片即tape-out,成本主要来自光罩的制作。依照不同的制程,光罩的数量也不一样多,下表是TSMC在不同制程的大致光罩数量,可以发现,越新的制程,光罩数量越多。(少数节点有光罩数持平的现象,是因为换FinFET或引进EUV mask。) 在新制程中,每一道光罩的成本也增加了,所以整套光罩成本是几何性地增加。据估计,一套16nm光罩需要1亿新台币,约合2千万人民币,已经是天价了,到了2nm,光罩要价高达30亿新台币,大约6亿人民币。三星8纳米光罩成本大约900万美元,7纳米的光罩成本大约1200-1500万美元,5纳米大约400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