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特别是普陀区在托育服务方面的具体措施。包括建设社区托育'宝宝屋',实现街镇覆盖率不低于85%,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推出多项实施方案和设置标准,便捷提供线上预约功能,并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教研活动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上海市通过行动方案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旨在高质量推进幼有善育,实现街镇覆盖率不低于85%。
关键观点2: 普陀区的托育服务措施
普陀区按照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要求,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推出实施方案和设置标准,实现社区托育‘宝宝屋’运营服务全覆盖。
关键观点3: 社区‘宝宝屋’的详细设置和服务
社区‘宝宝屋’嵌入于公办幼儿园等综合设置内,为1-3岁幼儿提供计时制免费照护服务。开设线上预约功能,并引入‘一街镇一特色’的创建模式,形成每个宝宝屋的‘一屋一品’概念。
关键观点4: 从业人员培训和教研活动的开展
为了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普陀区开展社区‘宝宝屋’从业人员培训和教研活动,助力从业人员在系统获取知识和实现能力提升。
文章预览
《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高质量推进幼有善育,全面推进社区托育“宝宝屋”建设,实现街镇覆盖率不低于85%。 普陀区正按照“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要求,完善本区托育服务体系,致力于让最柔软的孩子得到最温暖的呵护、最有力的保护。 靠“普”行动力, 品质托育护航婴幼儿成长 针对年轻父母在托育方面的刚性需求,普陀区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现状分析,推出《普陀区社区托育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普陀区社区托育服务“宝宝屋”设置标准》《普陀区各街道社区‘宝宝屋’托育服务协议书》《普陀“社区宝宝屋”申办材料清单》,让普陀区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加速升级。 对此,普陀区以街镇为规划单位,按照1-3岁常住幼儿数的15%配置“宝宝屋”托额。开设社区“宝宝屋”,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