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全国少工委

5000年前的彩陶上为何趴着青蛙?来看远古先民的想像与创造!

全国少工委  · 公众号  ·  · 2024-11-19 12:43
    

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从意大利回归祖国的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中,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受到广泛关注。甘肃省定西市博物馆正在举办彩陶艺术展,展出了近百件马家窑文化彩陶。这些彩陶包括盆、钵、壶、瓶等器型,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此次展览还有部分文物是首次公开展示,预计持续两个月。文章还介绍了马家窑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彩陶的纹饰和演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流失文物回归祖国。

近期有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从意大利归还给祖国,其中包括令人惊艳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关键观点2: 马家窑文化彩陶展览。

甘肃省定西市博物馆正在举办彩陶艺术展,展出了近百件马家窑文化彩陶,包括盆、钵、壶、瓶等器型。其中部分文物是首次公开展示,呈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观点3: 马家窑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约5300至4200年左右。彩陶发达是马家窑文化的显著特点。

关键观点4: 彩陶的纹饰和演变。

马家窑彩陶的纹饰多样、富于变化,蛙纹是常见的图形。不同时期的蛙纹演变反映出先民的崇拜和追求。


文章预览

来源:微信公众号“央视一套”(ID: CCTV-channel1 ) 近日 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从意大利回归祖国怀抱 其中 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令人惊艳 受到广泛关注 甘肃省定西市博物馆正在举行 “纪念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彩陶艺术展” 展出了近百件马家窑文化彩陶 近百件马家窑文化彩陶展出 本次展览,来自甘肃全省各地的 98 件马家窑文化彩陶 精彩亮相,以盆、钵、壶、瓶为主,器型丰富、纹饰典雅,从不同层面反映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特征、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其中大部分文物是 首次公开展示 ,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次展览预计持续2个月,市民游客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马家窑文化 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距今约5300至4200年左右 ,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 遗址于1924年在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的马家窑村 被发现,彩陶发达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