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本文来源于苏州纳米所 官网 ! 一、研究背景: 由于Na金属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165mAhg -1 )以及钠离子(Na + )相对于锂离子(L i + )更小的斯托克斯半径(4.6Å vs 4.8Å),这使得钠金属电池体系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钠金属电池(SMB)的可逆循环受限于Na枝晶生长、不稳定的固体电解液间相(SEI)形成以及不良的 Na + 运输/脱溶动力学,尤其是在低温和快速充电条件下。因此,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加快 Na + 传输/脱溶动力学并形成稳定SEI对于SMBs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二、文章简介: 针对上述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 吴晓东 研究员、河海大学 许晶晶 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李泓 研究员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文章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氟代位点对溶剂分子溶剂化能力的影响。其中选择了常见的乙酸乙酯(EA)作为基准溶剂,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