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人文研究
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原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主要活动与成果推介;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荣誉学位教学平台以及数字人文教学的推广交流;《数字人文研究》的推广平台。
今天看啥  ›  专栏  ›  数字人文研究

DH新青年| 在牛津探索东亚交流史研究的数字人文路径

数字人文研究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2024-10-04 12:2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赵芙蝶在牛津大学亚洲与中东学系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方向,包括其在数字人文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所在院系的数字人文项目以及个人研究情况。同时,作者也给出了对于希望进入该领域学习的学生的建议以及牛津大学的数字人文教学与研究相关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赵芙蝶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方向

作者正在牛津大学亚洲与中东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主攻方向是近世东亚交流史,特别是中日朝三国在历史上的跨国信息流动与互动。同时,她还探索数字人文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观点2: 所在院系的数字人文项目

作者所在的院系专注于东亚、中东及其他亚洲区域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研究,以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为特色,并积极开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其中,Cuneiform 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和TEXTCOURT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关键观点3: 作者的个人研究

作者特别关注如何将个人博士项目的质性研究成果转化为数字资源。她探索如何利用关联数据和语义技术,将不同语言的文献整合为跨国语义网络。目前分为三个阶段来实现目标,包括识别需要转换为数字资源的项目、整合数据集和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观点4: 对学习数字人文和东亚交流史的学生的建议

作者建议希望进入该领域的学生必须语言和技术双管齐下,掌握多种语言和编程、数据分析等技能。同时,跨学科合作尤为重要,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能够丰富研究视角和方法。

关键观点5: 牛津大学的数字人文教学与研究情况

牛津大学有多个与数字人文紧密相关的项目和机构,如TORCH数字人文项目、数字学术硕士项目等,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这些机构和项目推动了人文学科与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的产生。


文章预览

本期作者 赵芙蝶 ,牛津大学亚洲与中东学系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为近世东亚交流史以及数字人文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我目前在牛津大学亚洲与中东学系(Faculty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攻读亚洲与中东研究的博士学位,主攻方向是近世东亚交流史,特别是中日朝三国在历史上的跨国信息流动与互动。同时,我还探索数字人文技术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如何处理东亚不同语言、不同类型的文献。此前,我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获得了数字人文硕士学位,这让我具备了基础的编程和数据分析能力,为我在牛津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亚洲与中东学系的DH项目 我所在的院系专注于东亚、中东及其他亚洲区域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研究。该院系以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为特色。在数字技术的应用方面,院系持积极开放的态度,以下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