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千和他的朋友们
见微知著,学无止境。本公众号致力于分享显微学和材料学领域的专业知识。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老千和他的朋友们

论材料强度与韧性之间的矛盾

老千和他的朋友们  · 公众号  · 设计  · 2024-09-25 07:57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工程结构材料对强度和韧性的要求,指出两者在日常表达中的误解。文章详细阐述了强度和韧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通过案例解释了内部和外部增韧机制,并探讨了如何在材料中实现强度和韧性的结合。最后,文章提到了一些具有强韧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应用领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强度和韧性的定义及关系

强度是材料抵抗不可逆变形的能力,而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可以用断裂能量来衡量。在日常表达中,这两个术语常被误解为同义词。在工程结构材料中,强度和韧性通常是互斥的性能,但通过在材料的不同尺度上引入多种塑性和韧性机制,仍可在单一材料中实现两者结合。

关键观点2: 内部和外部增韧机制

内部增韧主要源于材料的塑性变形,通过促进裂纹起始和扩展的韧性来提高材料的韧性。外部增韧则通过降低裂尖处的局部应力和应变场来发挥作用,依赖于裂纹的存在,只影响裂纹扩展韧性。材料的变形机制多样化,除了晶体材料中位错运动引起的塑性形变,还可能有其他过程发生,如某些金属和陶瓷中的相变、牙齿牙本质和骨骼中矿化胶原纤维的滑动、贝壳中矿物片层的摩擦运动等。

关键观点3: 新型强韧材料的例子及其应用

文章举了金属玻璃、单晶陶瓷、骨骼和贝壳等天然材料的例子,说明了如何在这些材料中结合内部和外部增韧机制实现强韧性。这些新型强韧材料可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发电等安全关键领域得到应用。然而,其实际应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成本、制造工艺和密度等。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