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翰森制药和默沙东达成的关于GLP-1相关BD交易,交易产品为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小分子HS-10535。文章还介绍了小分子GLP-1R激动剂的优势,包括口服剂型和大规模生产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礼来公司的Orforglipron(LY3502970)等GLP-1小分子药物的研发进展和各家企业的布局。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国内企业的相关进展和MNC的挫折案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翰森制药和默沙东达成GLP-1相关BD交易
交易产品为临床前阶段的小分子HS-10535,BD金额包括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还有基于产品销售的特许权使用费。
关键观点2: 小分子GLP-1R激动剂的优势
包括口服剂型和大规模生产方面的优势,可以突破多肽药物合成工艺瓶颈和生产受限的困局。
关键观点3: Orforglipron(LY3502970)的研发进展
Orforglipron是小分子GLP-1R药物的先驱,具有减重和降糖的双重效果。目前多项临床III期试验正在进行,预期将有更好的表现。
关键观点4: 各家企业的布局
除了减重双雄礼来和诺和诺德外,其他药企也在布局GLP-1小分子药物,包括诚益生物、阿斯利康等。国内企业进展迅速,有BD交易的需求。
关键观点5: 挫折案例与未来趋势
辉瑞曾终止两款GLP-1口服小分子激动剂的临床开发,但现卷土重来。国内企业如恒瑞医药的管线进展迅速,国外MNC也在寻求布局小分子化药的机会。
文章预览
近日,翰森制药和默沙东达成了关于 GLP-1 相关的 BD 交易,授权产品是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小分子 HS-10535。BD 金额并不小: 首付款 1.12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达 19 亿美元 ,此后还有基于产品销售的特许权使用费。尤为值得关注的是: 交易的是 GLP-1 小分子,而不是司美格鲁肽类型的多肽 。 BD 小分子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奥秘?GLP-1 小分子和 GLP-1 多肽是否是一个竞争赛道,之后又将展开怎样的角逐? 小分子的优势 小分子 GLP-1R 激动剂有怎样的优势,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点展开: 口服剂型 和 大规模生产 。 首先是口服剂型。 众所周知,在给药方式便利性上,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如今抗体类的大分子药物都在从静脉注射往皮下注射迭代,而 GLP-1 多肽类药物,从皮下注射向口服去迭代,一直是受人密切关注的一大趋势 。也正因为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