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介绍了一种指标公式,包括指标说明、副图公式、均线发散、均线粘合、EMA计算、金叉与死叉的判定与标注,以及底部1金叉选股公式。同时提醒用户该指标公式仅作为知识分享,模拟测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指标说明
该文章首先介绍了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简单移动平均线的差值,标注金叉、死叉、背离、双底等形态。
关键观点2: 副图公式
文章提供了详细的副图公式,包括MA的计算和A值的计算,以及LC的计算和颜色标识。
关键观点3: 金叉与死叉的判定与标注
文章介绍了如何判定金叉和死叉,并提供了相应的标注方法。
关键观点4: 底部1金叉选股公式
文章最后提供了底部1金叉选股公式,以帮助用户进行股票筛选。
关键观点5: 风险提示
文章最后提醒用户该指标公式仅作为知识分享,模拟测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提醒用户注意风险。
文章预览
点击 关注☝ , 置顶 + 星标 每天订阅, 学习更多指标内容 ☼☝ 一、指标说明: 1、计算两条简单移动平均线的差值,底部金叉为黄色信号,1金叉,两次标注为2金叉,依次类推,可监测背离,双底等形态, 2、高位死叉标注为1死叉,两次死叉为2死叉 二、副图公式如下: N:=9; 中轨值:=SMA(CLOSE,N,1); MA0:=MA(中轨值,30); MA1:=MA(中轨值,1); A1:=MA1-MA0; MA2:=MA(中轨值,2); A2:=MA2-MA0; MA3:=MA(中轨值,3); A3:=MA3-MA0; MA4:=MA(中轨值,4); A4:=MA4-MA0; MA5:=MA(中轨值,5); A5:=MA5-MA0; MA6:=MA(中轨值,6); A6:=MA6-MA0; MA7:=MA(中轨值,7); A7:=MA7-MA0; MA8:=MA(中轨值,8); A8:=MA8-MA0; MA9:=MA(中轨值,9); A9:=MA9-MA0; MA10:=MA(中轨值,10); A10:=MA10-MA0; MA11:=MA(中轨值,11); A11:=MA11-MA0; MA12:=MA(中轨值,12); A12:=MA12-MA0; MA13:=MA(中轨值,13); A13:=MA13-MA0; MA14:=MA(中轨值,14); A14:=MA14-MA0; MA15:=MA(中轨值,15); A15:=MA15-MA0; MA16:=MA(中轨值,16); A16:=MA16-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