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事件,揭示了水产制品行业中磷酸盐超标、虚假标注、增重牟利等乱象,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企业伦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刻反思。 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行业乱象的核心问题 1.违规添加保水剂与增重手段 部分企业通过超量添加复合磷酸盐(保水剂)和包冰衣的方式“双重增重”。 例如: “磷酸盐超标”:国家规定冷冻虾仁中磷酸盐最大使用量为千分之五(5g/kg),但某企业添加量高达千分之三十(30g/kg),导致磷酸盐含量超标。 “冰衣增重”:包冰率最高达70%,导致消费者购买的一斤冻虾仁解冻后仅剩三两,实际虾仁占比仅30%。 2.虚假标注与信息不透明 多数涉事企业在产品外包装上仅标注“虾仁和水”,刻意隐瞒保水剂的使用。部分企业辩称“生鲜产品无需详细标注”,直接违反《食品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