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马欢教授团队关于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的研究。该研究发现神经活动驱动线粒体基因转录,有助于理解大脑高效低耗处理信息的机制,对抗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揭示了哺乳动物大脑独特的“按需供能”策略,为人工智能降低能耗提供了启示。同时,研究也探讨了思考等脑力锻炼对抗认知衰老的理论依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脑核心作用与能量调控机制
大脑是身体的「信息处理系统」,主导思维与意识。生命体通过神经活动指挥大脑利用生物能量,实现信息的并行处理与存储。
关键观点2: 浙江大学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医学院马欢教授团队研究了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的关系,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他们发现神经活动驱动线粒体基因转录,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为对抗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关键观点3: 神经活动与线粒体基因转录的关联
研究揭示了神经活动驱动线粒体基因转录的机制,这是一种独特的「按需供能」策略。这一发现为人工智能降低能耗提供了启示。
关键观点4: 思考对抗认知衰老的理论依据
研究还发现,思考等脑力锻炼可以激活神经元线粒体基因转录,对抗认知衰老。这为『多思考』抗大脑『衰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章预览
对人体而言,大脑无疑是最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主导着思维与意识,起到维持记忆和情感等关键作用。生命体通过一系列精细复杂的神经活动,「指挥」大脑高效地利用宝贵的生物能量,并以低能耗实现海量信息的并行处理与存储。 这种能量调控机制是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争相模仿的目标,也是当前人类科技尚未企及的巅峰。 另外,大脑能量失衡与认知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哺乳类动物大脑如何高效利用能量处理信息」,为模仿甚至超越「生物脑」在漫长进化中获得的这一能力提供了可能。针对这一重要的前沿神经科学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马欢教授团队 开展了关于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的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 2024 年 12 月 20 日,在 《科学》 发表了题为 「Boosting neuronal activ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