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主编王建的第一部教材《现代自然地理学》及其后续编写计划。教材从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的角度阐述地球表层环境的组成、结构等内容,得到广泛认可和肯定。为了弥补原教材的遗憾,计划再编写一部《自然地理学》以突出其应用性、实践性、探究性。同时介绍了王建的个人简介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新教材的特色,包括结构新颖、通俗易懂、印刷精美和用途多样等特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内容与反响
教材从地球表层系统科学角度阐述内容,得到广泛认可和肯定,先后多次印刷,发行量高。
关键观点2: 编写新教材的计划与理念
为了弥补原教材的不足,计划编写《自然地理学》,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探究性,与《现代自然地理学》形成优势互补。此计划得到科学出版社等机构的支持。
关键观点3: 王建的个人简介和成就
王建是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地理科学领域取得多项成果,主编过多部教材,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
关键观点4: 新教材的特色
新教材具有科学性、时代性、适用性及可读性。结构新颖,系统性与综合性、区域性相统一。包含地学视野、案例分析、探究活动等内容,通俗易懂,印刷精美。
文章预览
我觉得一部好教材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不亚于一部专著。我主编的第一部教材《现代自然地理学》,从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的角度阐述地球表层环境的组成、结构、地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教师、学生和专家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先后30次印刷,发行量十几万册。 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到一点遗憾。这部教材,尽管试图从地表环境的评估、预测、规划、管理和调控方面突出其应用价值,但是应用的案例较少;尽管试图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尽可能地融入教材之中,但是其拓展性和探究性稍显不足。为了弥补这个遗憾,计划再编写一部《自然地理学》,突出其应用性、实践性、探究性,与《现代自然地理学》形成优势互补。 科学出版社联合中国地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