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s生活
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今天看啥  ›  专栏  ›  ins生活

爆满的精神病院,住满小学生

ins生活  · 公众号  · 教育 社会  · 2023-11-16 20:1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关注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包括厌学、焦虑、抑郁等精神状况堪忧的现象。文章指出,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学业、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的童年不再无忧无虑。除此之外,文章还提到一些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课间十分钟的消失和萝卜刀的流行等现象反映了孩子们缺乏足够的放松和社交空间,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最后,文章呼吁社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反思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小学生面临心理问题

许多孩子表现出厌学、焦虑、抑郁等精神状况,甚至有些孩子采取自残或自杀行为。

关键观点2: 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

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学业和竞争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关键观点3: 教育方式和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一些教育方式和环境,如课间十分钟的消失和萝卜刀的流行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观点4: 连接感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认为,来自家庭、学校和同伴的连接感是降低自杀风险的有效手段。孩子需要关心、归属感、信任、价值感和尊重等主观感受。

关键观点5: 功利性教育的批评

文章批评了功利性教育带来的压力,呼吁反思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文章预览

  FIGURE  ● 11/16 最近,三联生活周刊的一则报道让我倍感悲哀。 说的是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已经人满为患。 从假期生活回归校园,孩子们纷纷表现出各种“排异反应”: 「一开始往往是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表现得非常严重。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到了多次送医院急救的地步。还有不少孩子会表现为各种疼痛,头疼、眼睛疼、牙疼、肚子疼,以及恶心、呕吐、心慌、发热等,但是做各种检查又查不出问题。」 当上学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已经蔓延至躯体,孩子通过最具象化的症状试图告诉大人:我不太好。       图源:《小欢喜》    但在成年人理所当然的讨论中,这些症状,往往用“厌学”一词一言以蔽之。 面对儿童精神问题,我们过往的态度,总显得过分轻巧——孩子怎么可能产生精神问题呢?他们难道不是正处在人生最无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