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导致水质恶化,需要进行循环水处理。文章详细描述了循环水中出现的水垢、腐蚀、微生物粘泥等问题及其危害,包括水垢的形成、微生物粘泥的危害和监测方法,以及浓缩倍数的控制等关键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水垢形成及危害
循环水中的盐类由于蒸发和温度变化会形成水垢,如碳酸钙、磷酸钙等,这些水垢会降低传热效率,对设备造成损害。
关键观点2: 腐蚀问题
循环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产生的原因包括设备制造缺陷、水中氧气、腐蚀性离子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等因素,腐蚀后果严重。
关键观点3: 微生物粘泥及危害
循环水中由于含有充足的氧气和合适的温度,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不控制会导致水质恶化、设备腐蚀加剧。微生物粘泥会沉积在换热器内,降低传热效率,还会引起垢下腐蚀。
关键观点4: 微生物监测与分析
通过余氯、氨、亚硝酸根、化学需氧量等化学分析项目可以监测循环水中微生物的动向,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关键观点5: 浓缩倍数的控制
循环水浓缩倍数是衡量水质控制好坏的重要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问题,需要合理控制。
文章预览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其中所含的盐类超标,阴阳离子增加、pH值明显变化,致使水质恶化,而循环水的温度,pH值和营养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冷却塔上充足的日光照射更是藻类生长的理想地方。而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微生物的控制等等,必然需要进行循环水处理。 1、水垢 由于循环水在冷却过程中不断地蒸发,使水中含盐浓度不断增高,超过某些盐类的溶解度而沉淀。常见的有碳酸钙、磷酸钙、硅酸镁等垢。水垢的质地比较致密,大大的降低了传热效率,0.6毫米的垢厚就使传热系数降低了20%。 2、腐蚀 循环水对换热设备的腐蚀,主要是电化腐蚀,产生的原因有设备制造缺陷、水中充足的氧气、水中腐蚀性离子(Cl - 、Fe 2+ 、Cu 2+ )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黏液所生成的污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