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免疫治疗耐药评估及治疗策略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的内容。文章涵盖了免疫耐药的机制、定义、分类、评估标准以及不同进展情况下的治疗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免疫耐药的分类和定义
文章中介绍了免疫耐药的分类,包括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并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和药物暴露时间的推荐。
关键观点2: 免疫耐药的机制
文章详细阐述了免疫耐药的机制,包括内源性机制、外源性机制和宿主相关机制,并列举了一些相关的基因和因素。
关键观点3: 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
由于免疫反应的复杂性,免疫治疗疗效的评估标准不同于化疗和靶向治疗,文章介绍了多个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包括iRECIST标准,它在评估假性进展和真进展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观点4: 免疫治疗寡进展的治疗策略
对于寡进展患者,积极的局部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文章介绍了手术、放疗和消融治疗等局部治疗手段在寡进展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观点5: 免疫治疗广泛进展的治疗策略
对于广泛进展的患者,文章给出了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免疫再挑战联合治疗等方案。同时,还介绍了免疫耐药后新型治疗方案的探索,包括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等。
文章预览
肺癌是免疫治疗应用最广泛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免疫治疗目前已成为一线治疗,使得晚期 NSCLC 患者的 5 年总生存率达到 20%,PD-L1 高表达者甚至达 40%。然而,对于一线免疫治疗耐药后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目前尚缺乏一致性的指南或共识。 2024 年 2 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肿瘤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经深入讨论后形成了国内首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免疫治疗耐药评估及治疗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 版)》 [1] ,对免疫治疗耐药后的评估及治疗方案形成了统一共识。现整理共识精华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 如何定义免疫耐药? · 同化疗、靶向治疗一样,免疫耐药也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原发性耐药通常指对初始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