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征收反补贴税,涉及多个中国车企和税率。商务部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此举违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汽车业面临出口挑战,但产业优势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形成规模化市场,并通过自主研发和成本控制取得成长。面对挑战,中国需采取策略,包括寻求支持和推动本地化生产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征收反补贴税
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涉及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等,特斯拉作为出口商也被实施单独关税税率。
关键观点2: 商务部对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表示反对
商务部认为欧方的做法违背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并指出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有政治性决定之嫌。
关键观点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和策略
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形成规模化市场并通过自主研发和成本控制取得成长。面对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需注重策略,包括保持团结、积极捍卫权利、寻求支持和推动本地化生产等。
文章预览
欧盟加征中国新能源汽车关税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 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向相关方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最终反补贴税的决定草案。对拟议税率进行小幅调整:比亚迪17.0%、吉利19.3%、上汽集团36.3%、其他合作公司21.3%,其他所有非合作公司36.3%,并决定对特斯拉作为中国出口商实施单独关税税率,现阶段定为9%。 商务部第一时间发声指出,欧方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预设结论,在调查各环节的做法均违背其承诺的“客观、公正、非歧视、透明”原则,也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 对于此次欧盟委员会一意孤行的终裁披露,中国汽车业界并不意外。一方面,欧盟方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难由来已久。2023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时就宣布,计划对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