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今天学校发生了一件事,值得深思。
初一年级发生了一起“校园QL”事件。某班的一个女生,开学时自告奋勇要当班长。刚入学,老师学生之间都不熟悉,有毛遂自荐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当然求之不得,而且看着这孩子性情豪爽泼辣,胆子也大,说话爽利,再加上履历上写着曾经在小学就是班长、大队委,便让她代理班长职务了。
别说,还真是挺称职,班级纪律管理得不错,每天的晨诵午读都开展得井井有条。连科任老师都说:“这孩子有什么魔法呢?能把班级管理得这么好。”
魔法在昨天揭开了奥秘。一个男同学中午回家向家长哭诉,自己在班里挨了班长的打。因为自习课时违反纪律,班长直接给了他一个耳光。孩子自尊心受不了了,便回家告诉了父亲。父亲当然是火冒三丈,这个能理解,毕竟孩子挨打了,家长心疼是正常的。
男孩的父亲昨天下午便到了学校,情绪非常激动,强烈要求学校处理这个女班长,学校极力地安抚他的情绪,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双方沟通得比较顺利。
戏剧性的情节出现了。班里的孩子听说有家长来反映问题了,今天呼啦啦地站起来十几个男孩,说自己都挨了打。挨打了既不敢告老师,也不敢告家长。
这下来学校讨公道的家长按捺不住情绪了。他再次来到学校,先是指责班主任不作为,孩子们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竟然不知道,太不负责了。
接下来不再接受学校的调解,他说:这就是校园QL,必须严肃处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给这个女学生记过处分,并且把处分计入档案。
2.女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查,同时还要有班主任,双方家长和校领导作证。
3.女学生家长要给全班同学做出赔偿,自费4000元给全班同学各买一套资料。
学校拒绝了这个要求。
当然,这个女孩子做得不对,不应该以强硬的方式去管理班级,但是她的错误其实就是管理方式的问题。本质上,她是想欺负这些男同学吗?她只是利用自己班长的职权来惩罚他们。当然,这个问题就引人深思。
为什么女班长会用这样的方式惩戒同学?我想她在小学当班长的时候可能也是用的这样的方式,而且是被老师认可的。所以,在一个小孩子的心里,她觉得班长是一个享有特权的人,是一个可以管制别人的人,这也许就是她一上中学就想当班长的原因。
这些挨打的男孩子为什么不敢吭声?首先可能是因为他们违纪了,如果告诉家长,他们更担心父母追查自己的违纪问题,所以宁可不说;其次,他们对班长还是有一种畏惧感的。她是班长,管人就是应该的,打我也是她的职责,她代表的是老师啊!让老师知道了,不也是责骂吗?至于班长这种做法对不对,他们似乎并不考虑,最多也就是敢怒不敢言。
班主任老师的问题在哪里?在于疏于观察。一个孩子管理班级的方式,班主任是最应该先看出问题的。我记得几年前我带初一的时候,班里一个女孩子,开学第一天就自带光芒,明显的鹤立鸡群。仔细一问,果然在小学一路开挂,品学兼优,于是便临时指定担任了班长。没几天,我就发现了问题:这孩子说话颐指气使,站在讲台上批评同学,比老师说话还犀利。而且张口就是你们怎样怎样不好,言语之间颇为自得。我赶紧就和她谈话,告诉她怎样和同学说话才更容易赢得好感,怎样才能在同学之中树立威信。孩子说:“老师,我懂了。我从来没有注意自己说话是这样的。”慢慢地,她不再高高在上,和同学的关系一直都很融洽。
家长的问题在哪里?在于关心则乱。自己的孩子挨了打,心疼是很正常的,但是提出的要求有点过分了。小姑娘不也是个孩子吗?她是在欺负人吗?显然不是啊!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记个处分,那孩子的自尊心受得了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凡事也应该站在对方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她错就错在她用了错误的方式管理了班级,用错误的方式是因为她有错误的管理思维,而这错误的特权思维是她生来就有的吗?可能我们每个老师都需要反思自己。至于要求女孩家长掏钱给其他孩子买资料,这个……怎么想出来的?
我想,这个事件应当反思之处还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