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机那点事
最新有机资讯解读,化学反应机理赏析,另类paper思路,不同思路文献思考解析,新旧论文串烧
今天看啥  ›  专栏  ›  有机那点事

光诱导下偕二氯化合物的环丙烷转化新方法

有机那点事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06-13 09:1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环丙烷切片在生物活性分子中的普遍存在和重要性,以及合成环丙烷切片的几种方法。其中Simmons-Smith环化和基于光催化体系的环丙烷化是重要方法。最近,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Fillol小组报道了光-Ni协同催化下偕二氯烷作为C1源实现烯烃的环丙烷化新方法。文章还涉及机理研究和相关参考文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环丙烷切片在生物活性分子中的重要性

环丙烷切片不仅在医药及药物分子发现中扮演重要角色,还是芳烃1,2-取代的生物等同体,兼具生物活性及稳定性。

关键观点2: 合成环丙烷切片的方法

包括Simmons-Smith环化、基于光催化体系的环丙烷化(如偕二碘作为C1源的[2+1]环化、同碳碘-硅的环丙烷化),以及最近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Fillol小组报道的光-Ni协同催化下偕二氯烷的环丙烷化新方法。

关键观点3: 机理研究

光催化和Ni催化通过氧化加成得到中间体,进一步反应得到环丙烷切片,或者通过质子解得到氯代产物。

关键观点4: 相关研究和文献

文章还提及了南京大学谢劲小组关于双核Au催化实现偕二氯烷的多样化转化的研究,以及相关参考文献。读者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和QQ交流群获取更多精彩文献赏析。


文章预览

环丙烷切片在生物活性分子中普遍存在,在医药及药物分子发现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类切片通常作为芳烃1,2-取代的生物等同体,其兼具生物活性及稳定性。因而如何高效实现三元环骨架的合成一直备受关注。我们熟知的Simmons-Smith环化是合成此类切片的重要方法之一。 近些年来,基于光催化体系,也可实现偕二碘作为C1源的[2+1]环化构建环丙烷(Suero小组);或者同碳碘-硅的环丙烷化(Molander)。 图片来源 Angew. Chem. Int. Ed. 最近,巴塞罗那科学技术研究所Fillol小组报道了光-Ni协同催化下偕二氯烷作为C1源实现烯烃的环丙烷化,或者绿地修饰。 图片来源 Angew. Chem. Int. Ed. 机理研究可见,基于光催化及Ni催化实现氧化加成得到进一步裂解得到中间体氯甲基自由基,进一步加成得到烷基自由基R自由基,进一步发生得电子得到碳负离子,随后发生亲核取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