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上海市养老助餐设施的空间分布及与老年人口需求的匹配程度。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计算可达性,并分析了设施布局集聚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养老助餐设施可达性存在空间分异现象,城中心区域可达性较差。40min的研究单元尺度时间阈值在评价中受到干扰程度最小。大部分小区需要补充助餐设施,数量主要在2~14个之间。不同行政层级和空间的集聚特征也有所不同。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对象和现状
文章关注上海市养老助餐设施的空间分布以及与老年人口需求的匹配程度。目前关于养老助餐服务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分析和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
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考虑供需两点的承载关系和通勤成本因素。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进行设施布局集聚特征研究。借助ArcGIS软件平台,使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进行空间聚类分析。
关键观点3: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养老助餐设施可达性存在空间分异现象,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区养老助餐可达性相对较好,而城中心区域可达性数值较差。40min的研究单元尺度时间阈值在评价中受到干扰程度最小。大部分小区需要补充助餐设施,数量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2~14个之间。
关键观点4: 结论
上海市的养老助餐设施可达性分布存在空间分异现象,不同区域间的需求和服务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上海市建设的助餐点数量虽然较多,但生活圈内的有效数量仍然欠缺。研究结果可以为上海市养老服务规划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参考。
文章预览
DAD A 科研组 上海市养老助餐设施匹配以及空间分布研究 本文由我组成员公丕欣2023年发表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关键词:养老助餐;两步移动搜索;空间自相关;可达性;生活圈 本文基于生活圈尺度视角,研究上海市助餐设施的服务能力与老年人口现实需求匹配程度,划定分割标准进行助餐可达性评价,并且计算各小区目前的助餐设施缺失数量。 01 . 文献综述 第一 ,就研究对象而言,养老助餐服务的关注力度,媒体大于学术界。目前有关养老服务的文献繁多,但专注于养老助餐服务的研究较少。目前针对养老助餐服务的研究多为关注助餐企业运营发展、助餐需求意愿、助餐现状解读等方面,而有关于养老助餐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 第二 ,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多在理论层面进行探讨。总体来说,研究存在方法单一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