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银行业在2024年面临的经济形势和银行业净息差的历史低位带来的影响。文章中提到多家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负增长,主要归因于个人住房贷款的提前还款现象和银行业对零售贷款风险管理的挑战。此外,文章还探讨了零售贷款是否仍然是好资产的问题,认为零售信贷仍然是一种优秀的资产类别。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银行业面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负增长的问题
多家银行出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个人住房贷款的提前还款现象和银行业对零售贷款风险管理的挑战。
关键观点2: 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
银行业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这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也增加了银行业务面临的挑战。
关键观点3: 零售贷款仍然是好资产
尽管零售信贷面临一定的风险压力,但从质量、效益、安全性等各方面综合评估来看,零售贷款仍然是优秀的资产类别。这是因为零售贷款具有分散化、抵押充足和优质客群等特点,实际损失非常小。
关键观点4: 银行业正在转变发展思路
越来越多的银行意识到以前的发展策略正在发生改变。现在他们更加关注信贷投放的质量和定价管理,而不是仅仅追求规模的增长。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资产负债管理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文章预览
作者:肖望 来源:棱镜 文章已获授权 “坚持过紧日子,勤俭办行。”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建行中期业绩会上,建设银行行长张毅表示,该行加强重点项目成本管控,上半年经营费用同比下降1.7%。 “坚持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价值,努力从微利时代的‘干毛巾’里‘挤出水来’。”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该行业绩会上表示。上半年邮储银行成本费用精打细算,可控成本减少近18亿元。 随着上市银行中考交卷,尽管银行业利润看似仍然可观,但诸多迹象表明,净息差收窄、利润增长放缓的挑战已摆在银行行长们面前,“躺着赚钱”的日子早已远去。 银行业中报中,还藏着居民投资、消费的哪些秘密?银行行长们又该如何精打细算过紧日子? 存款大增令行长们头疼 2023年,上市银行大多在营收负增长的背景下保住了净利润正增长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