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了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仪式。校长徐扬生介绍了学校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情况,已有40多名学者入选顶尖科学家榜单。新任院长范剑青表示将构建学科前沿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并培养顶尖人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背景及意义
顺应全球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趋势,响应国家及地区战略布局,打造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基地。
关键观点2: 学校人工智能发展的成果和优势
已有40多名学者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榜单,显示出学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
关键观点3: 新任院长范剑青的教育背景及建设规划
范剑青拥有统计学博士学位,曾在知名大学任教。他计划构建学科前沿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顶尖人才。
关键观点4: 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目标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生态,赋能多元学科创新,围绕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需求进行布局。
文章预览
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布消息,2月13日,该校举行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仪式。 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发表致辞表示,自建校以来,学校便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构建人才学术交流机制,目前已有40多名学者入选2024年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网络通信、运筹学、自动化工程等领域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徐扬生指出,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初衷有三:一是顺应全球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趋势,响应国家及地区战略布局,结合自身优势,与大学其他学院形成跨学科合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基地;二是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全人教育的传统,与各书院紧密协作,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路径,为社会转型培养具有引领作用的领袖人才;三是整合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建设人工智能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