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分析了过去一年政府显性债务、居民债务以及GDP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有效需求不足、财政困境、产业转型等问题。文章指出,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收入或预支债务来应对财政困境,而有效的政策应以'民意+法治'为基础,关注有效需求,逆转现金流。同时,需要理解经济好转需要身边的人都过得好起来,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数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政府显性债务和居民债务的变化
过去一年,政府显性债务净增10.5万亿,而居民债务仅净增3万亿。
关键观点2: GDP增长情况
过去一年GDP增长量相较于上一年增加不到5万亿,同比4%。
关键观点3: 政府与居民部门债务净增情况
在过去一年中,政府和居民两个部门的债务净增相对其他时期并不多,居民部门是拖累因素之一。
关键观点4: 经济困境与对策
面对财政困境,需要增加财政收入或预支债务,但两者都不容易。有效的政策需要关注有效需求,逆转现金流,并重视民意和法治。
关键观点5: 经济与社会关系
经济好转需要身边的人都过得好起来,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数字。政策制定者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文章预览
过去一年( 2023.7-2024.6 ), gov 显性债务从 87 万亿增加至 98 万亿,净增 10.5 万亿—— 同期,居民债务从 78.5 万亿增加至 81.5 万亿,也就是仅净增了 3 万亿。 过去一年( 2023.7-2024.6 ), GDP 发生额是 128.45 万亿,比上一年( 2022.7-2023.6 )的 123.47 万亿仅增加了不到 5 万亿,同比 4% 。 我们再往前看 —— 撇开地方平台的有息债务(显性 + 隐性), GOV 显性 + 居民两个部门的债务净增在过去一年( 2023.7-2024.6 )相对其他时期并不多,主要是居民部门拖了后腿。 对应的是房价和 A 股连跌了 3 年—— 无人扛鼎 —— GOV 的扛鼎力度也受到总债务比的限制,派生出来有限的流动性要么被居民部门用来还贷,要么成为了债牛的背景,当然大部分是用来以债化债(解决地方流动性不足)。 换句话说,有效需求不足 ——转化成了内生信贷动力不足——又进一步加剧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