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
关键时刻还看新京报!这里有最生猛的调查报道,这里有朋友圈最重磅的深度文章。只提供有价值的新闻,只负责挖掘真相!慧眼看中国,我们就是你的4D眼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日报  ·  +音 | ... ·  昨天  
新华社  ·  孙颖莎,冠军! ·  2 天前  
新华社  ·  郭晶晶,担任校长! ·  2 天前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京报

“迈巴赫少年”固然吸睛,但背后的努力也应被看到

新京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6-28 07:59
    

文章预览

哪怕家庭十分优渥的孩子,同样需要自我足够的努力去学习,去掌握自己的命运。 全文1393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柳早(媒体人) 编辑/迟道华 校对/张彦君 ▲“迈巴赫少年”的标签固然吸引眼球,但人们更要看到少年背后的努力。图/网络视频截图 2024年高考期间,一则“高考学霸迈巴赫送考”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原来,这位被网友称为“迈巴赫少年”的高三考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孙子朱也天。 6月25日,这位杭州考生的高考成绩出炉,总分700分。朱也天告诉记者,知道自己700分时候心里还是比较激动的,理想的学府是北京大学。面对网络上“迈巴赫少年”的外号和质疑声,朱也天回应自己并不喜欢这个称呼,并表示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努力摘掉“不学无术”的标签。 迈巴赫、高分考生,这样的标签组合在今天的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