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从内卷和竞争拜物教到全新发展阶段的转变,分析了中国教育和产业内卷化的现象,以及如何通过理解多样性和规模倍增来破解内卷问题。文章还讨论了如何从焦虑中心走向个人可掌控的领域,并提出了重塑发展观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内卷与竞争拜物教
文章指出教育和产业内卷化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剧变的缩影,教育和大学扩招并没有改变应试压力和竞争压力,反而加剧了内卷现象。
关键观点2: 全新发展阶段的理解
文章强调理解中国全新发展阶段的新语境的重要性,包括规模与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如何重塑发展观。
关键观点3: 全球化带来的观察未来的视角
文章通过对比新加坡的发展模式,提出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观察未来的时光机,审视规模与多样性的关系,寻找跨入全新发展阶段的门径。
关键观点4: 告别焦虑的建议
文章建议个人通过进入自己可以掌控的领域来告别焦虑,从第三象限的焦虑中心向第二象限的发射场转变。
文章预览
观·察 我们有的时候把推动集体行为的临界值想象得过高,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想法想要得到广泛传播,只需要一些人开始行动就可以了。 —— 吴 晨 图片来源:东方IC 告别内卷和焦虑 文 / 吴 晨 1996年28岁的何伟(Peter Hessler)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涪陵师专教了两年英文,学生都是“70后”,大多数是第一次进城的农村孩子。2019年何伟回到中国,在四川大学开设了两年“新闻与非虚构写作课程”,这一次学生都是“00后”,而当年“70后”学生的孩子不少也到了上大学的年龄。跨越一个世代,两次在中国教书的经历,给了何伟观察中国变化的视角,在他的新书《江河之外》(Other Rivers)中他就对比了他教过的这两代人。 在何伟眼中,“70后”是弄潮儿,改革开放的大潮在他们身上强化了“读书改变命运”这一普遍想法,甚至即使没有上大学,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