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了学生负担问题,指出负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学生负担重的根源在于意义感的缺失、压力过大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以及简单问题重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意义感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存在感和主体意识的下降,使得课堂效率低下。
学生需要找到学习的意义感,老师应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并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习的完整过程包括运用知识、领会体悟、意义叠加和丰富人生,这是学习的意义所在。
关键观点2: 压力过大会导致学生心灵封闭、精神压抑,需要避免过大的压力。
老师应给学生安全感,创造润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避免学生面临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压力,让其自由表达、碰撞思维。
关键观点3: 简单问题的重复会导致学生感到单调、无聊,增加学习负担。
教育者应认识到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有好处,学生需要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避免简单问题的无数次重复,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文章预览
双减出台后,不少人再次关注学生负担问题。学生很苦,学习很累,学业很危险,这差不多成为教育界的“三农”问题了。 校园中一些学生疲倦不堪,眼神空洞,脸色苍白,生不如死,如同乞乞科夫这样的死魂灵。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但是,认为学生生不如死都是负担带来的,却未免想当然,至少是以偏概全。 那么,学生的负担究竟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加大的呢? 负担产生的第一个原因是:学生没有找到学习的意义感。 老师以知识或者能力为中心,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学会某个知识或者养成某项能力,然后师生合作共同努力,最终圆满地掌握知识、形成了能力。高明一点的老师,还会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好像一直就是教学的追求与正道。 老师仅仅是把“学会”或者 “会学”当做了学习的终点,其实“学会”或者“会学”仅仅是教
………………………………